如今已是网络信息化时代,我们的日常生活办公已经离不开网络了,20年前,电脑病毒主要通过软盘传播。现如今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,和网络的不断普及,来自网络内部和外部的危险和犯罪也日益增多。
后来,用户打开带有病毒的电子信函附件,就可以触发附件所带的病毒。以前,防毒软体的开发商有足够的时间从容研究病毒,开发防病毒、杀病毒软件,是因为,病毒的扩散比较慢。而今天,不仅病毒数量剧增,可以通过使而且通过网络快速传播,在短短的几小时内就能传遍全世界,有的病毒还会在传播过程中改变形态,使防毒软件失效。
近年来,我国网络攻击事件越来越多地与经济犯罪联系在一起,其驱动因素己经由传统黑客的自我标榜转变为获取经济利益,网络攻击的趋利性越来越明显。经济利益驱动越来越多的黑客主动发掘企业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漏洞,致使信息系统安全漏洞大幅增加。这就要求政府、企业、个人用户必须加大信息安全领域的投入,以保护自身利益不被侵害。
而相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乱象纷呈,社会大众更加关注的仍是相关部门如何解决网上个人信息“裸奔”、切实保护网民个人权益免受侵害的问题。而就目前现状来看,解决这一“棘手难题”还须从技术层面和监管层面“双管齐下”,形成合力。首先,各类网络运营商要不断加强人才和科技投入和应用后台审核力度,持续升级网络安全系统,稳固网络后台,保护访客隐私;其次,就监管层面而言,相关部门要加快完善网络数据安全制度标准,尽快出台针对互联网用户隐私分级分类的保护体系,针对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持续展开专项治理,不断强化行业网络数据安全管理,整体提升网络数据安全技术防护能力建设。可以确定的是,唯有全社会线上线下共建共立、相互作用,才是为网民个人隐私织就一张坚固“保护网”的不二法门。
当然,除了相关部门的规定与安全技术防护的教育以外,我们个人平时也应自觉学习相应知识一遍不时之需,尽可能的避免数据被盗用的危险。
1.不下载不明应用
官方提供的软件大都经过了严格的测试,安全性比较有保障,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应用被篡改或植入木马程序的可能性。通常正轨的APP都经过了代码签名证书,下载时可以查看到开发者的信息,如没有部署代码签名证书的APP建议不要下载使用。
2.不连陌生WiFi
在陌生环境中,要保持警惕心理。不要接入安全性未知或陌生的WiFi网络,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。
3.严格管理权限
应用安装后,对应用权限的申请不能全部同意,尤其是涉及定位、短信、通讯录等敏感权限。对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的权限,尽量拒绝,不可只图一时之便。对于申请权限过多或申请权限与其用途不符的,给予重点关注。
4.留意账号授权
使用社交媒体账号登录第三方网站时不贪图方便,仔细查看其申请的权限。可以取消勾选的,尽量取消。同时,要养成检查的习惯,时常关注授权情况,对于长期不用的第三方网站,及时取消账号授权。
5.不要随意打开未知连接
我们经常都能收到彩信,或一些不知名的连接,如不确定连接安全性情况下请不要打开地址栏开头非HTTPS的连接。
转载请注明:IT运维空间 » 安全防护 » 网络信息安全,与生命安全同样重要
发表评论